至于西方制裁會否影響潛艇建造工程,布德尼臣科表示,制裁“完全不構(gòu)成問題”。
大步走
北方造船廠是俄羅斯最大造船廠,位于白海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。俄新社26日援引布德尼臣科的話報道,北方造船廠正升級改造,以致力于更先進的艦只建造。
“(升級改造)過程將為今后新一代艦只的建造提供平臺,”布德尼臣科說,“按現(xiàn)在的項目規(guī)劃,升級改造應該能在2020年前完成。”
北方造船廠已經(jīng)購進新設備、改造下水滑道并新建貨物移送系統(tǒng)。去年6月,俄羅斯首艘885型“白蠟樹”級多功能核潛艇“北德文斯克”號正式列裝海軍。
“北德文斯克”號屬于俄第四代核潛艇,配備最新通信和定位系統(tǒng),裝備了射程超過2500公里、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(guī)彈頭的超音速巡航導彈。這種精確制導導彈主要用來對付航空母艦。按照俄國家武器發(fā)展規(guī)劃,俄羅斯計劃在2020年前建造7艘與“北德文斯克”號同一級別的核潛艇。
“北德文斯克”號潛艇于1993年投建,受資金短缺及艙體建造、武器裝備復雜等因素影響,直至2010年6月才完工下水,2011年10月完成首次海試,2012年接受國家驗收。
靠自己
被問及西方制裁會否影響到第五代核潛艇建造,布德尼臣科說,北方造船廠有能力獲取所需的替代零部件。
“對北方造船廠而言,進口替代零部件不是問題,”他說,“毋庸置疑,在信息技術發(fā)達的今天,用‘潛在侵略者’生產(chǎn)的材料和系統(tǒng)裝配核潛艇是非常危險的。”
另外,自蘇聯(lián)時期起,俄羅斯就已形成核潛艇建造使用自產(chǎn)零部件的“慣例”。
美國和歐盟去年以烏克蘭危機為由,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制裁,涉及軍工等多個領域。受制裁影響,法國原定交付俄羅斯的“西北風”級兩棲攻擊艦無法到位,俄羅斯在建的多艘艦只也因德國產(chǎn)引擎無法進口而暫停建造。強軍路
俄羅斯眼下正大力推動武器裝備現(xiàn)代化,預計耗資3250億美元在2020年前把各軍種現(xiàn)代化武器比例提升至70%。
布德尼臣科說,北方造船廠完成升級改造后,還可用于未來的航母建造。俄羅斯媒體今年初披露新航空母艦設計計劃,俄羅斯聯(lián)合造船集團高層官員本月初稱,航母建造的承包廠家、資金劃撥和節(jié)點日期已經(jīng)明確。
“升級改造項目完成后,如果俄羅斯政府最高領導層作出建造航空母艦的決定……造船廠就可以開始建造,”布德尼臣科說。
另外,北方造船廠正對“納希莫夫海軍上將”號核動力巡洋艦進行大修,“納希莫夫海軍上將”號巡洋艦預計2018年交付俄羅斯海軍。
“納希莫夫海軍上將”號巡洋艦是第三艘“基洛夫”級巡洋艦。“基洛夫”級巡洋艦共四艘,現(xiàn)只有“彼得大帝”號導彈巡洋艦在服役。俄羅斯計劃經(jīng)過檢修后,把其余三艘“基洛夫”級巡洋艦投入現(xiàn)役。(陳立希)(新華社特稿)